重庆江津:山地农产品采收不再难

新闻热点 2025-09-14 16:20:22 149

调查问题加载中,重庆再难请稍候。江津
若长时间无响应,山地收探幽索隐网请刷新本页面

 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

  听到轰鸣声,农产李泽六又紧张起来。品采循声望去,重庆再难一架“飞机”正快速朝自己的江津方向冲过来。

  “能行吗?山地收”他侧过脸瞟一眼旁边的操作员,又赶紧转回去盯住“飞机”。农产差不多就这一瞬间,品采“飞机”已经稳稳地停在了离树冠约3米高的重庆再难地方。他下意识地弯下腰,江津又抬起头盯着正缓缓垂下的山地收挂钩,迟疑地扶住装满150公斤新鲜枳壳的农产吊篮,像是品采探幽索隐网询问又像是自言自语地咕哝:“能行吧?”

  挂钩在清脆的“咔嚓”声中锁紧了吊篮,“飞机”在更大的轰鸣声中垂直升高。李泽六的双手随着“咔嚓”声轻轻抖了一下,仰头看着它调转方向顺着来时的路线飞走了,这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:“真行呀!”

  重庆市江津区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枳壳主产区。江津枳壳品质优良,在中药材市场上享有盛誉。但当地,枳壳一般都种植在山坡上,因山区地形复杂和劳动力短缺,枳壳种植近年来受传统采收方式制约越来越明显。“枳壳都是在重庆最热的时候采收,现在干农活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,我们全村1000多亩枳壳,每天要组织100多人从早到晚抢收,最怕的就是这些老年人中暑。”永兴镇谢家村的朱小雨说。

  江津区今年着手破解山地农产品采收难题。谢家村在区、镇两级支持下率先引进了无人机吊运系统。据永兴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黄畅介绍,这批定制无人机配备了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和避障雷达,即使在复杂的山地环境中也能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,云端管理平台还可以实时监控每台无人机的作业轨迹、载重数据,确保运输安全。

  李泽六是谢家村的枳壳种植大户,这次收的2万多公斤枳壳,2台无人机一天就运完了。“从树下直接就送到了家门口。”李泽六说,“以前用我们自己的小三轮,这么多至少要运9天才能拉完。”

  李泽六还算了另外两笔账:今年的采收成本,整体上比往年下降了三分之一。最重要的是,无人机直接吊运减少了好几道搬运环节,果实损伤明显减少,优果率比往年提高了六分之一左右。他说:“今年天气特别热,这台‘空中拖拉机’,可是帮了大忙!”

  江津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对谢家村山地特色作物机械化采收进行全面复盘,为在全区推广“无人机+山地特色农业”模式提供可推广复制的解决方案。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8月11日 03版)

[ 责编:孙宗鹤 ]
本文地址:http://yiyang.gdjxjd.com/html/844c16298993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向国际书展迈出重大一步!2025南国书香节8月15日启幕

浙江磐安:走出“非遗+”共富新路

同济大学联合腾讯发布大设计大模型

“非遗+”联名款因何抢手

特朗普:如结束俄乌冲突无进展 将对俄征收关税

友情链接